2021年4月15日上午,经济学院经济系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课研讨活动。老师们结合自己讲授的课程踊跃发言,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受到启发,提升了对课程思政的深入认识。
陈会玲老师从“课程思政不是什么”澄清对它的错误认识,从以学生为中心,找准学生情感“触发点”、求知“困惑点”和思想“共鸣点”开展课程思政,并提出做“四有教师”,应言传身教,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深入挖掘与专业课程相契合的思政元素。陈老师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提出对宏观经济学国内生产总值局限性的评析中,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运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案例,将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贯穿于该课程的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预测宏观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和判断决策的能力,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个人修养塑造和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魏世勇老师讲授《统计学》课程。他认为,统计学主要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动规律。统计学课程中渗透着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的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讨论一些问题,如:十八大到十九大的变化、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认识、美国对中国政策的经济分析等等。在讨论中,这些数据让学生们充满了自豪感,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些好看的“数据成就”,尤其是与欧美国家的对比,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更加坚定、牢固。
赵国平老师和黄艳老师讲授的是法律课程。法律的核心价值本来就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起来有十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赵老师和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但大量运用案例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进去,做到润物细无声,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到了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这次课程思政教研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并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经常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通过广泛的交流学习,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